加强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  大力推进我市产业集群发展

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13-06-26 浏览次数:

第七执法检查组

主任、各位副主任、秘书长、各位委员:

  根据统一安排,4月至6月,在市人大常委会汤少云副主任的带领下,第七执法检查组对茶陵县、市统计局、市林业局、市科技局、市畜牧局贯彻实施"一法一办法"的情况进行了检查,并重点对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。现将情况报告如下:

  一、基本情况

  我市现有企业总数15798家,其中大企业32家,中小企业15766家。随着轨道交通、汽车、航空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,我市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也随之发展。

  (一)协作配套的基础优势不断显现。株洲市是一个工业城市,从"一五"、"二五"以来大批中央、省属骨干企业在株洲建成投产。32家大企业,涉及我市16个行业,产业格局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,很多为这些大企业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应运而生。

  (二)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不断增强。轨道交通产业协作配套基础比较好,南车株机公司本地配套率95%,时代电气的原材料和配件本地配套率90%。化工企业协作配套也有一定基础,中盐株化和桂成化工本地配套率30%。汽车及零部件在本地配套发展势头较好,北汽本地采购率31%,株齿本地配套率22.5%,南方宇航本地配套率30%。金属制品业中,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原材料100%由本市供应。农业、建筑业、医药业、陶瓷业、烟花鞭炮业、服务业等都形成了一批配套较好的大中小企业。

  (三)技术协作的研发平台不断巩固。我市企业建设的各类研发机构65个,成功组建株洲硬质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,实现了我市国家重点实验室"零"的突破。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全省领先,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,国家级技术中心7家,省级技术中心21家,博士后工作站6家,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,每年新开发省级以上新技术、新产品800项以上。很多企业拥有较好的产品研发平台和技术优势,协作配套的企业技术支持基础较好。如轨道交通和航空装备制造业,完全依托电力机车研究所和608所的技术支撑。

  二、主要问题

  虽然我市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,通过协作配套形成了一些产业链、产品链及产业集群,通过抱团发展,形成合力,更加有力地助推了企业发展。但与先进地区比,我市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作配套还有一定的差距,主要问题有:

  (一)政策引导力度不大。政府鼓励支持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作配套虽然出台了一些政策,但效果仍不明显。一方面,有些大企业长期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供应链难以调整,大企业寻求本地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积极性不高。另一方面,有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作配套的主动性不够。再次,尽管政府做了大量的衔接、协调,但因利益机制乏力,大中小企业间的关系大多仍处在若即若离的状态。

  (二)资源型原材料配套情况较差。由于我市不属于资源型城市,部分大企业所需原材料本地供给少。比如,攸县原煤供应给大唐华银发电的总量只占总需求的10%多一点,唐人神饲料的原材料本地供应只有10%,千金药业的药材本地供应不足10%,东信棉业的原材料供给主要在北方。化工和有色行业大部分原材料来源于外地,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原材料基本无本地采购。铁矿石由于株洲缺乏大型钢铁冶炼企业,大部分供给外地。

  (三)信息沟通渠道不畅。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大多靠企业与企业之间单一的接洽,没有一个好的桥梁和渠道进行信息沟通,缺乏正规、有效的充分展示企业规模、技术、产品、需求等情况的交流平台,大企业不能清楚地了解中小企业的优势,中小企业不能及时地掌握大企业的配套需求。公共科研"孵化器"未能有效地建立起来,抑制了产业链的延伸和企业协作的发展。如航空产业在我市的发展历史很长,但航空衍生产品企业聚集效应极为弱小,到目前为止,仅有9家,不能形成规模,带动力不强。

  三、相关建议

  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是促进产业链对接、价值链增值,实现功能互补、和谐共赢的一种联动发展战略,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。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,特提出以下建议。

  (一)政策引领,营造氛围

  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尽快落实国家、省、市已出台的促进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政策,发挥好组织领导、统筹规划、考核调度职能。研究出台具体的奖励优惠制度,拿出资金重点支持协作配套表现突出的大中小企业。营造鼓励和支持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良好氛围,在土地、资金、税收、招商引资、质量监督、产业升级及结构优化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。及时协调解决协作配套中出现的问题,并进行跟踪服务。

  (二)信息带动,促进交流

  要搭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交流合作平台,开展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信息沟通。适时公布各级产业政策、发展规划、投资重点和市场需求等以及政府重大工程进展、重大项目招投标、产业集群重点项目等情况。发布中小企业产品推介目录、大企业产品需求目录,传递大企业向中小企业采购产品、销售原料和转让产品的信息。定期举办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合作项目洽谈会或经验交流会,分享市场信息,交流成功经验。

  (三)创新模式,提升能力

  要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,确定等级,定期考核,并及时通报。要充分发挥大企业融资便利的优势,鼓励大企业以入股的方式与中小企业进行合作,推进企业之间技术、管理、物资、信息、资金和市场等资源有偿共享,优势互补,提高资本集约利用率。要进一步探索和开展多种担保形式,我市以专利作为担保融资的方式已经有所突破。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(商会)的作用,加强投融资服务、维权服务等服务载体建设,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。

  (四)产业调整,优化升级

  要推进一、二、三产业协同发展,实现新型工业化、新型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、信息化。支持中小企业自主研发创新,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,改善产业、产品结构向"专、精、特、新"方向发展,努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、产品和标准,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。园区建设要引进和培育一批骨干项目,带动相关产业的聚集和配套,实现产业链的延伸,真正形成集中度高、关联度大、竞争力强的园区支柱产业群。

  (五)整合资源,培养人才

  完善人才的培养、使用、评价和激励机制,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、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。整合大企业、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人才资源,安排高级人才为中小企业项目担当课题组长和骨干,对中小企业的技术难题开展科研攻关,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。充分发挥我市职教优势,推动校企结合,大力培育适合中小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。组织中小企业管理人员、企业骨干、乡镇领导、农民围绕企业管理、科技创新、信息化等开展教育培训,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水平。

(责任编辑:谭金波 )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
最新动态

信息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