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简报(第六期)

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17-01-09 浏览次数:

 

为民理财  服务发展


——代表热议财政预算草案报告

 

15日上午,代表们围绕计划、财政、环保工作报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。尤其是在审查财政预算草案报告时,代表们普遍认为,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环境下,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0亿大关,成绩来之不易。2017年财政预算着力加大对发展重点、各项改革、民生急需等领域的保障,必将有力地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。财政预算草案报告数据翔实、思路清晰,详细阐述了2017年财政预算改革的方向、支出的重点,新增了名词解释,可读性和精细程度都大大提高,公开透明度显著增强,充分体现了为民理财、服务发展的理念和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决心。

民生支出:分量越来越重

代表们普遍认为,回望2016年,公共财政的特点更加彰显,一方面财政蛋糕越做越大;另一方面,财政蛋糕更多向民生倾斜,2016年全市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.6%,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理念。潘泽旺、谭玉元、肖海华等代表认为:2017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,要让贫困群众也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,要根据茶陵、炎陵等县扶贫实际,进一步加大扶贫专项资金保障力度。加大对县乡农村水利、农村交通生命防护工程、特色农业产业等的支持力度,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促进农村经济发展。范希娟、李升付、郑琳代表认为:要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、中小学教育领域财政投入,科学规划全市教育布局,有效整合现有资源,逐步解决上学难、上学贵问题,让更多的孩子就近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。

财政改革:力度不断加大

代表们普遍认为,2016年我市财政改革持续深化,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加大、预算绩效管理加强、预决算全面公开等,主动作为,发挥了积极的作用,2017年财政改革“五个推进,五个着力”措施,找准了制度上的症结,有啃硬骨头的魄力。彭顺昌、易海平代表认为:要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,尤其是财政体制改革,在市、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时,按照“统筹均衡发展”和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”原则,进一步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,对明显低于城区人均财力的区设立均衡性财力补助基数,基本平衡各地区财力,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市人民。

财源建设:力度要进一步加强

在看到可喜的成绩的同时,代表们也感受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,纷纷表示,要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,把激活、扶持、引导产业作为财政资金安排的重中之重,增强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。王建之代表建议:要注重产业发展,强化财源建设,围绕产业发展抓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,加大对重点税源企业的扶持力度,鼓励和支持企业转型升级、创新发展,积极发挥企业外联作用,延伸产业链条。韩友林、刘伟文、肖国平、付伟代表认为:要加强对现有本土企业的保护、呵护,特别是加强对大企业的支持力度;要加强地方财政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,建立财政金融互动政策体系,激励金融资本加大投入,帮助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。同时,他们认为,2017年财政预算新增产业发展基金,这项措施非常好,建议加大基金规模或创新投入方式,进一步发挥基金引导、撬动作用。郭志勇、凌伟代表认为:既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,也要完善综合治理平台,加大护税协税力度,做好税收诚信体系的建设。

预算管理:突出财政资金绩效

代表们认为,2016年财政工作在全省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中被评为“AA”级,是全省获此殊荣的两个市州之一,债务管理工作获评全省一等奖,取得了很好的成绩,但财政管理工作永远在路上。傅依全代表建议:要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精准性,确保市委决策、人大决议、政府工作部署得到有效财力保障,确保《株洲市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》实施、实行“河长制”、精准脱贫“七个一批”、基础设施扶贫“六大工程”等重要工作落到实处。程燕、阳曼仔、谭智敏、何兰等代表认为:要认真做好财政中长期规划,健全完善财政改革、管理和考核等机制,确保财政稳健运行;要提高城市各项规划科学性、前瞻性和可操作性,避免财政资金重复投入。龚杰、唐亚明、喻正仁、刘利忠代表建议:要加强项目与资金的对接,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好的项目上,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;要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跟踪监督管理,推进绩效评价全覆盖,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干部任用、绩效考核挂钩,建立长效监督机制。


(责任编辑:市人大管理员 )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
最新动态

信息排行